景观苗木的水分管理,包括灌溉和排水两方面的内容。实际上就是根据各类苗木自身习 性差异,利用多种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满足苗木对水分的科学合理的需求,达到健康生长及 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水分为苗木生存的命脉,对景观苗木来说,保障水分的有效供给具有重要的意义。苗木 水分科学管理的意义可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改善苗木的生长环境水分非但对城市园林绿地的土壤和气候环境有良好的调节作 用,同时还与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密切相关。例如,在高温季节进行喷灌可降低土温.同 时苗木还可借助蒸腾作用来调节温度,提高空气湿度,保证叶片和花果不致因强光的照射而 引起“日灼”,避免了强光、高温对苗木造成伤害;在干旱的土壤上灌水,可以改善微生物 的生活状况,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分解。然而,不合理的灌溉,可能会造成地面侵蚀,土壤结 构受破坏,营养物质淋失,土壤盐溃化加剧等严重后果,不利于苗木的生长。
维系苗木的健康生长及岽观功能的正常发挥苗木的生存离不开水分,水分缺乏可 导致苗木处于萎蔫状态。轻者叶色暗浅,干边无光泽,叶面出现枯焦斑点,新芽、幼蕾、幼 花干尖、干瓣,并早期脱落;严重的情况下新梢停止生长,一般自下而上发黄变枯、落叶, 甚至整株干枯死亡。不过,水分过多可造成植株徒长,引起倒伏,抑制花芽分化,延迟开花 期,易出现烂花、落蕾、落果现象。尤其是当土壤水分过多时,土壤缺氧而引起厌氧细菌活 动,由此产生大量有毒物质的积累,导致根系发霉腐烂,窒息死亡。水分过多同样不利于树 木健康生长。苗木求购信息
(3)节约水资源,降低养护成本目前我国城市景观苗木的灌溉用水大部分是自来水, 与生产、生活用水的矛盾分突出,况且我国是缺水国家,水资源十分有限,节约并合理利 用每一滴水就显得十分重要。所以,设计科学合理的景观苗木水分管理方案、实施先进的灌 排技术,以确保园林苗木的水分需求,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减少規观苗木养护管理费用,是 我国城市园林建设现阶段的客观需要及必然选择。
7.3.2景观苗木的需水特性
植物体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都不能离开水分,水分是植物的基本组成成分,植物体重最的 40%?80%是由水分组成的,植物体内的一切生命过程也都是在水的参与下完成的。但不同 的植物、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苗木对水分的需求是有差异的。正确全面地认识 苗木的需水特性,是设计科学水分管理方案、合理安排灌排工作、确保苗木健康生长、充分 有效地进行水资源利用的重要依据。景观苗木需水特点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苗木不同,需水量不同景观苗木种类多,但不同苗木、不同品种对水分的需求是 不同的。“旱不死的腊梅,淹不死的柑橘”就说明了这个问题。一般来说,生长速度快,生 长量大,生长期长,花、果、叶量大的种类需水童较大;反之,需水董较小。通常灌木较乔 木,常绿苗木比落叶苗木,阳性苗木比阴性苗木,浅根性苗木较深根性苗木,中生、湿生树 种比旱生苗木需要较多的水分。喜欢水湿的苗木如水曲柳、垂柳、落羽杉、水松、水杉等应 注意多灌水,而樟子松、油松、马尾松、圆柏、侧柏、锦鸡儿为旱生苗木,其灌水ft及灌水 次数应少,且应注意排水。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需水最大的种类未必需常湿,需水最小的也 不一定可常干,而且苗木的耐旱力和耐湿力并不完全呈负相关关系。如最抗旱的紫穗槐.其 耐水力也很强,而刺槐耐旱,却不耐水湿。
不同时期.需水不同种子萌发时,要有充足的水分,才能使种皮软化,胚芽、胚 根突破种皮,因此需水量较大。在幼苗时期,苗木的根系弱小,在土层中分布不深,抗旱力 差,虽然植株个体较小,总需水量不大,但在保持表土湿度方面以经常湿润为宜。随着植株 个体的增大,总需水量应有所增加,个体对水分的适应能力可有所增强。
在年生长周期中,生长季的需水量往往大于休眠期。秋冬季气温降低,大多数园林苗木 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状态,即便是常绿苗木的生长也极为缓慢,这时应少浇水或不浇水,以防 烂根。而春季气温上升,由于苗木大量抽枝展叶,需水量也逐渐增大。由于早春气温回升快 于土温,根系正处于休眠状态,吸收功能弱,苗木地上部分已开始蒸腾耗水,因此,此时应 对一些常绿苗木进行适当地叶面喷雾。
在生长过程中,许多苗木都存在一个对水分需求特別敏感的时期,即需水临界期。此时 如果缺水,可严重影响苗木枝梢生长和花的发育,以后即使有更多的水分供给也难以补偿。 需水临界期根据各地气候及苗木不同而异。呼吸、蒸腾作用最旺盛时期,以及观果类苗木果 实迅速膨大期都要求有充足的水分。由于相对干旱会促使苗木枝条停止加长生长,使营养物 质向花芽转移,所以在栽培上可采用减水、断水等措施来促进花芽分化。例如对梅花、桃 花、榆叶梅、紫薇、紫荆等花灌木.处于营养生长期即将结束时适当扣水,少浇或停浇几次 水,能提早促进花芽的形成和发育,从而达到开花繁茂的观赏效果。
不同立地条件,需水不同生长在不同区域的园林苗木,受当地气候、地形、土壤 等条件的影响,其需水状况有较大差异。在气温高、日照强、空气干燥、风大的地区,叶面 蒸腾与株间蒸发均较强,苗木的需水量就大,反之则小。土壤的质地、结构与灌水密切相 关。像沙土保水性较差,应勤浇.但每次浇水最小,并施有机肥增加保水保肥性能;较黏重 的土壤保水力强,灌溉次数及灌水诳均应适当减少。盐碱地要明水大浇、灌排结合,最好用 河水灌溉;低洼地也应小水勤浇,注意不要积水,并应注意排水防碱。若种植地面存在铺 装,或游人践踏严重时,应给予苗木经常性的地上喷雾,以补充土壤水分的不足。此外,地下水位的深浅对灌、排水而言也是重要的依据。地下水位处于苗木能利用的范围时,可以不 灌溉,地下水位太高时,应注意排水。
栽植年限不同,需水不同刚刚栽植的苗木,根系损伤大,吸收功能弱,根系在短 期内无法与土壤密切接触,应常常通过连续多次反复灌水,方能保证成活。新植疗木需要连 续灌水3~5年,灌木最少5年。对于常绿苗木,且在生长季进行栽植,除修剪枝叶外,还 有必要对枝叶进行喷雾。苗木定植一定年限后,进人正常生长阶段,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间 建立起了新的平衡,需水的迫切性就逐渐下降,不必经常灌水。
不同用途苗木,需水不同生产上,因受水源、灌溉设施、人力、财力等因素限 制,常常难以对所有苗木进行同等的灌溉,而要根据园林苗木的用途来确定灌溉的重点。一 般浇水的优先对象是观花灌木、珍贵苗木、孤植树、古树、大树等观赏价值高的苗木和新栽 苗木。
栽培管理措施不同,需水不同管理技术措施对园林苗木的需水情况产生较大影 响。一般来说,经过合理的深翻、中耕.且经常施用有机肥料的土壤,其结构性能好,蓄水 保墒能力强,土壤水分的有效性高,可及时满足苗木对水分的需求,因而灌水量较小。如山 东菏泽花农栽培牡丹时就非常注意中耕,并有“湿地锄干、干地锄湿”和“春锄深一犁,夏 锄刮破皮”等经验。虽然当地常遇春旱和夏涝,但因花农加强土壤管理,勤于锄地保墒,从 而保证了牡丹的正常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