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7苗木网2011年10月13日讯:2010年,省城全面启动了国家森林乡村创立活动,计划通过5至8年的建设完善,使全市新增林地面积1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中心城旧城片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7平方米以上;建成湿地恢复与维护区和湿地公园10个,湿地维护率达到65%以上;生态建设指标均达到或超越国家森林乡村评价规范,展现出“让森林走进乡村、让乡村拥抱森林”美好图景。如今,时隔一年,围绕这一目标,省城编织“绿装”工作进展如何?记者进行了探访。
城镇绿化提升工程,完成新建绿地556万平方米,有4个乡镇、60个村分别被评定为省级绿化示范乡镇和示范村;南部山区营造林工程,去年完成造林8.9万亩,今年布置的9万亩造林任务,春季全部完成了治山整地,进入雨季后抢抓造林时机,目前已完成造林3万余亩;北部平原风沙治理工程,完成造林5.86万亩,新建完善农田林网31.4万亩;水系生态绿化工程,完成造林9.6万亩;湿地恢复与保护工程,已完成4处省级湿地公园建设,并有两处晋升为国家级湿地公园;破损山体治理工程,已完成12座破损山体治理,今年计划治理的5座破损山体正开工建设;绿色通道绿化工程,完成国道、省道干线公路绿化提升、完善、新植850余公里,完成县道新植补植苗木21.1万棵,99公里,完成乡道新植补植苗木61.4万棵,259.6公里;森林公园与自然维护区建设工程,完成6处市级森林公园建设,晋升1处省级自然维护区;现代林业示范园区建设工程,已完成8个规范化经济林基地,12个特色林果示范园建设,市现代林业示范园已完成造林200亩,栽植大规格苗木2.5万株;林业产业化推进工程,完成退耕还林10.7万亩,发展林下经济4.2万亩。
而在创立之初,一核、两区、三带、四极”布局就已经规划完毕。一核指济南中心城主城区;两区”指南部生态功能维护区和北部风沙防治区;三带”指环城景观带、水系维护带和城域绿化带;四极”指章丘、平阴、济阳和商河4个县(市)建成区。围绕此,省城各个区县展开了一系列的绿化建设。
城区,越来越多的绿茵景观正在为城市“增色”为增加绿地面积,已完成友谊苑绿地等8处街头绿地建设,新建绿地6万平方米,各办事处建设社区游园达到24处,新建绿地1.3万平方米;为提高绿化覆盖率和绿视率,目前在腊山、北园高架桥、保利大明湖等50余处道路、庭院、山体栽植爬墙虎、
县乡,植树造林的带动下,兴林”逐渐有了富民”效应。商河县在做好绿色通道建设、水系、农田林网、镇村绿化的同时,依照区域集中、适度规模的原则,新发展薄壳核桃、黄金梨、葡萄、柿子等经济林0.5万亩,新建园林花卉苗圃和常规育苗1200亩,偏重点推广养兔、林下种植留兰香等成功范例;平阴县稳步推进退耕还果,大力发展核桃、玫瑰花、中药材等,今年新种植核桃、玫瑰花等经济林1.1万亩,绿化公路的过程中,还创新外植高棵背景乔木、中植四季常绿植物、内植经济药用花卉的绿化模式,探索出了以绿化养绿化”长效机制。
目前,创立工作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相关部门负责人认为,一方面,各区县、部门创立森林乡村的进展仍有待平衡,资金也需进一步投入,而另一方面,整个乡村对此的思想认识更有待提高,全社会应形成更浓厚的创立氛围。
而泉城的绿装”还要进一步“织细、补密”济南市林业局人士表示,将切实抓好雨季造林工作,科学掌握造林时机,并把补植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力争把达不到规定规范的造林地块全部补齐,确保栽一棵活一棵,造一片成一片。与此同时,还将积极推进历城区遥墙荷花湿地公园、章丘市白云湖湿地公园、济阳县垛庄湿地公园、章丘市百脉泉生态农业观光区荷香园湿地公园等的申报、晋升和建设工作,让这“乡村之肺”能够在未来更加自由、顺畅地呼吸。
有关部门专家也建议,应积极恢复“绿色图章制度”,相关主管部门能继续参与建设项目附属绿地规划审批及建成后的绿地核查工作,对附属绿地的绿地率、设计方案进行审核把关,保证附属绿地建设质量。此外,还应设立专项资金,提高单位、小区开展绿化的积极性,提升覆盖率的同时,提升绿化的层次和水平。 文竹的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