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7苗木网
当前位置: 597苗木网 » 行业资讯 » 时事新闻 » 正文

华中师大校长:大学不能只是钢筋水泥中的绿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时间:2011-09-30 15:04:01 更新时间:2011-09-30 15:04:48   浏览次数:7255
597苗木网2011年9月30日讯: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需大力推进
赞助商链接
  597苗木网2011年9月30日讯: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需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这是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之外,国家和社会对大学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期待。如何理解“文化传承创新”这个大学的第四大功能?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方面高校应如何有所作为?记者日前对华中师范大学校长马敏进行了专访。

新要求提出的社会背景

 

大学不只要满足社会大众对各种文化的需求,更为重要的要告诉社会应该需要什么样的文化 

 

记者:任何一种新要求和新期待的提出,都会有其鲜明的时代背景。您如何看待“文化传承创新”社会背景?

 

马敏: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每一次社会的转型,都随同着巨大的文化革新,而每一次文化革新中,大学都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时期,文化传承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内容。

 

新的历史时期,胡总书记对高校的这种新要求、新期待,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

 

一是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社会正在转型,各种文化碰撞和交融日益频繁,大学不只要满足社会大众对各种文化的需求,更为重要的要告诉社会应该需要什么样的文化、成为建设先进文化的中坚力量。高校有责任通过文化思想的创新实现社会先进文化引领和辐射作用。

 

二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接受高等教育正越来越成为大多数公民的权利,高校应当通过知识教授方式的转变使优秀的保守文化在普通民众中更易得到传承和弘扬。

 

三是世界文化交流和交融中,大学是借鉴并传达异质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高校有必要通过借鉴并与本民族文化的融合使本民族的文化更加优秀绚烂,从而使本民族的文化在世界文化发展历史中占据应有地位。

高校面临四方面挑战

 

高校要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首要的就是高校自身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跟风,不盲从 

 

记者:高校在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方面,面临哪些挑战?

 

马敏:从高校自身来讲,这种挑战主要来自四个方面,即学校、学者、学生和学风。过去蔡元培对大学有一个说法,叫做“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虽然不是太全面,但指出了大学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组织,应该有不一样的价值追求和责任担当。大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具备了四个功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但遗憾的有一些学校在定位上出现了偏差,价值追求上偏离了本位。如前一段时间,国内某著名高校将培养了多少千万富翁作为办学成绩来宣扬,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就是一例。所以说,高校要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首要的就是高校自身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跟风,不盲从。

 

第二个挑战来自学者。高校要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学者是主体。素质和精神状态如何,至为关键。现在有一些学者在价值追求上出现了迷失,进而对学生发生不好的影响。如今年媒体就报道了几例学者“雷人”语录,如北京某高校教授发微博称“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学生”上海某大学教师宣称“没有iPad学生就不用来上我课”等等。这样的学者如何能担负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重任呢?

 

还有一个挑战不得不引起我重视,那就是学生。今天在校的大学生都是90后”青年人,从小就在一种开放、多元的文化中长大,特别是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比拟大。思想活跃,富有创新精神,学会了欣赏和选择。如何让他接受社会主流价值和传统文化,这是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

 

最后一个挑战就是学风。高校的学风总体上是好的但也要看到存在问题,那就是诚信缺乏,学术不端屡禁不止。没有了对学术、对真理的敬畏之心,谈文化传承创新只能是一种奢望。

 

记者:相对于其他社会组织,高校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有哪些优势?如何才干有所作为?

 

马敏:从本质上讲,高校是一个学术组织,这是有别于政府、企业等组织的地方。正因为是一个学术组织,高校在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可以大有作为,可以从价值、时间和空间三个维度来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和创新。所谓价值维度,就是文化价值取向上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多元社会中价值也是多元的高校对于社会价值的贡献一方面在于教育学生如何消除价值抵触,即教会学生如何选择主流价值,另一方面在于不时为社会塑造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新价值。所谓空间维度,就是文化交融上要注意突出民族文化这个重点。要在坚持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效果的同时,坚持自身的文化主导权,坚持对我民族文化的自信。这就要求高校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一种敢于担当的宏大气魄。所谓时间维度,就是文化发展上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就是要在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效果基础上的不时扬弃和创新。充沛借鉴人类历史文明有益效果,继承保守而不保守,视野开阔而不盲从,始终坚持与时俱进。

一定要有一种文化自觉

 

有时候,高校一个很小的观念创新、管理举措,可能成为社会普遍遵循的一种价值观、思潮和理念 

 

记者:当前是个价值取向多元的社会,学生面临着多元价值的抵触。高校如何消除这样的抵触,教会学生选择主流价值?

 

马敏:这涉及学生的培养问题。觉得,关键是要抓住两个环节。首先是课堂教学环节。高校要通过课堂知识的教授,把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生生长的全过程,渗透到每一门课程之中,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识、解和接受主流价值。

 

第二个环节就是实践。应该看到学生面临的多元价值抵触无所不在也许他课堂上接受了一种主流价值,现实中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后又改变了这种选择。因此,实践环节在学生生长中格外重要。这种实践是多方面的可以是社团活动,也可以是社会服务,形式多种多样。高校要通过加强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参与弘扬主流价值的活动,使学生在进行多元价值比拟的过程中加深对主流价值的认识,进而选择主流价值。这里举我校的一个例子。校有一个很有名的社团叫圣兵爱心社,每年新生进校后有很多的学生申请加入,中很多人一开始只是好奇或者是为了锻炼自己的某一方面能力。但这些学生在社团老师的指导下,参与很多的爱心活动以后,就真正从内心认同爱心、奉献这样一种主流价值了

 

记者:高校不是象牙塔,也会受社会各种思潮、观念的影响。这种压力和挑战下,高校如何引领社会,塑造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价值观?

 

马敏:各种影响和压力下,高校一定要有文化自觉,要自觉担负起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责任。为此,高校要始终坚持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立的判断力,激励创新,鼓励实践,不时成为创新文化的开拓者和发源地,始终辐射、影响、引领着社会文化的再创造。经验告诉我一种新的价值观、思潮、理念的形成,往往要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经常会被不理解,甚至被误解、讪笑、打压,但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一种责任来支撑。如果将新的价值观、思潮、理念比作一颗树的话,那么这颗树的生长就需要优良的土壤、充分的雨水和阳光以及精心的呵护,这三者缺一不可。身处闹市的大学,不能只是钢筋水泥中的绿地,还应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引导社会良好风气的风向标。今年年初,校对校园加强管理,采取校园中心教学区机动车辆禁行的举措,旨在营造安定、静谧的环境。这一举措受到各方好评,湖北日报》两个记者来学校办事体验了优美安定的校园环境后,专门写了一篇评论对这一做法进行肯定,认为具有社会示范意义。所以,有时候,高校一个很小的观念创新、管理举措,只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倡导,就有可能对社会发生积极的影响,甚至因而成为社会普遍遵循的一种价值观、思潮和理念。

 

记者:国际交流日趋频繁、师资学生日益国际化的当今社会,高校在文化交融方面如何突出民族文化?

 

马敏:全球化愈发展,文化交融越频繁,愈显示民族文化的重要。只有在对其他文化开放的同时,坚持自己的文化保守和历史根基,才干使民族文化免于在全球化的巨流中随波逐流,失去自我认同。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校首先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一种敢于担当的宏大气魄,自觉承当起一个大学对于民族的使命,勇于发明一种新的精神,养成一种新的风气,以守望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

 

具体到文化交融中突出民族文化,关键是要做到两点。一是文化的内核突出中国元素,二是文化的出现形式则要具有世界性。奥运会开幕式之所以很成功,就在于张艺谋将中国的琴、棋、书、画等中国元素用世界性的方式出现进去,因而备受各方称誉。只有中国元素没有被世界认同的形式,这种民族文化就很难走向世界。只有世界性而没有中国元素,就会在文化交融中迷失自我这两点结合好了民族文化就会在文化交融中大放异彩。中国教育报》2011年8月20日 作者:储召生)栀子花的花语

添加到百度搜藏 添加到百度搜藏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苗木行业图文推荐
苗木行业新闻推荐
赞助商链接
苗木花木类新闻点击排行榜
新闻特别推荐
 
 
APP应用权限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 汇款方式 | 付费会员 | 广告介绍 | 网站介绍 | 版权隐私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597苗木网是中国专业的苗木网站,每天更新最新苗木求购信息, 绿化苗木价格, 最新苗木供应信息和最新苗木资讯
ICP备案号:鲁ICP备19004792号 1鲁公网安备 37068502000062号
copyright @ 597苗木网 2019-2026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19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