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7苗木网
当前位置: 597苗木网 » 问答 » 绿化苗木 » 乔灌木 » 正文

华北落叶松的播种方法是什么?

已关闭 悬赏分:0 - 提问时间 2012-09-24 20:40

华北落叶松的播种方法是什么?
落叶松播种多采用春播,具体时间越早越好,当气温达到121C左右,土壤5cm深温度稳定在8X:时即可播种,寒冷地区应避开晚霜和倒春寒季节,以免遭其害。
一、播种
 撒播播种前把床浇足底水,把种子均匀撒在苗床上,覆上过筛的细沙(或混合土)轻轻镇压即可。撒播具有产量高、土地利用充分、苗木营养空间分布均匀的优点,由于出苗不成垄、成行,对除草松土、病虫害防治等管理工作不便,小苗长高后影响通风透光,对苗木后期生长不利,不利于机械作业。
 条播是按一定的距离,一定的播幅,撤种覆土镇压,按机械程序一次完成。条播具有节省种子,便于通风通光,有利于中耕除草、松土、防治病虫害来等一系列经营管理操作程序。条播行距可灵活掌握,多年来孟深林管局各苗圃在生产上常用的行距一般为10cm,播幅宽为10cm,有利于提高圃地利用率。播种行的方向以南北方向最好,有利通风透光,并且苗木可以互相庇护抵抗日灼。
二、覆土
覆土厚度是整个播种中的关键环节。播籽后立即覆沙土,覆土厚度一般为种子短轴直径的2~3倍,另外还应根据气候、土壤、播种期灵活掌握。华北落叶松覆土厚度一般为0.3~0.5cm。覆土适宜,正常出土的幼苗,苗基直立,头顶种壳,脱掉种壳后,表现出紫梗绿叶,属于健壮苗木。覆土过厚,苗木不能顺利出土,加之多次浇水造成地表板结,种子在土壤中形成蜷芽状态,播种量大时,由群体力量集中(顶盖子)能出土,但由于种子在土壤中停留的时间过长,种胚中的养分已在土壤中消耗掉,出土后不顶种壳,苗茎弯曲,叶黄色受高温或外界不利因素易死亡。覆土过薄,土壤易干燥或浇水后种子暴露于土壤外面风干死亡,影响出芽率。覆土必须均匀一致,薄厚适宜,覆土后应立即浇水,浇水不宜过多,接上底墒即可,播后最好用華帘等遮阴,透光系数为30%。覆盖苇帘,即防止大风吹走覆土和种子,又能避免机械喷水溅出种子,使之造成损失。
三、苗期管理
1年生播种苗整个生长过程可划分为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和苗木生长后期(硬化期)。
(-)各阶段的主要特点及经营措施
 出苗期从播种到幼苗出齐为出苗期,大约15天时间。这一时间幼苗顶着种壳出土主根不断向下延伸,幼苗自己不能制造营养物质,主要依靠种子内贮存的营养物质。此阶段控制水分和温度是主要管理措施。浇水要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保持床面湿润,这样有利于提高地温,促进种子尽快出土。苗木有80%以上出土后,随着苗木的生长需要,要逐渐加大光照时数,遮阴时间一般在10:00~16:00,待苗木适应后逐渐撤去覆盖物。遮阴费工费料,管理不当还会影响苗木质量。有条件的苗圃一定提倡适时早播,在“杏花冻”(晚霜)到来之前,力争苗木全部出土;在温度高时用喷灌降温等措施,是完全可实施全光育苗的。另外由于幼苗出土常顶着种壳,易受鸟害,应采取防范措施。
 生长初期(幼苗期)从幼苗出土后,到长出侧根、抽出新梢、出现第二轮真叶,这一阶段为生长初期。此时地下根系生长开始加快,幼苗已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但幼苗地上部分茎叶生长仍较缓慢,对过高、过低温度抵抗力弱,对土壤水分敏感,此阶段大约40天左右,此期幼苗易发生猝倒病,是保苗的关键时期,如果苗木生长与外界环境不适应时易发生心止,使苗木过早封顶。为避免幼苗期发生心止病,要根据幼苗期的物候习性,调节幼苗期所需的各项因子条件,在持续高温情况下,要勤浇水降温,满足幼苗生长的适宜温度;缺肥时可少量追施氮肥,促进苗木抽出新梢;浇水要适时适量,经常检查墒情,苗根保持在湿土层内,床面可稍见千,土壤含水量以15%~20%为宜。当幼苗长出侧根,抽出新梢后,应适当“蹲苗”以促进苗木根部生长,增强苗木抗逆性。当地表温度达到35t时,就有日灼危险,应浇水降温,防止日灼发生。雨后苗茎易“穿土裤”,应在第二天高温来临之前喷水冲洗干净,以免幼苗因“土裤”受到高温的侵害。这一时期是病害,特别是猝倒病的高发期。在苗木长出2~3条侧根时应进行药物预防。在生产中常用有以下几种药剂防治猝倒病以及根腐病等。

表3-2苗木病害防治方法
药剂名称
 使用方法
 作用
 
高锰酸钾
硫酸亚铁波尔多液
 用0.4%溶液喷后30min用清水洗净
用0.5%溶液喷雾,应严格掌握溶液浓度,避免使用铁制器皿,以防产生高价铁
用1%波尔多液喷施于苗木上,药液要即配即用
 每7~10天1次每10~15天1次每5~10天1次
 
 


苗木长出第二轮针叶后,这时已形成第二轮侧根,对外界环境具备了一定抵抗力。为了疏松土壤切断地表土壤中毛细管,调解温、湿度,减少浇水次数,促进幼苗生长,这时可进行第一次松土除草。松土原则是第一次松土不宜过深,用铁丝制作的松土耙搂破地表土0.3~0.5cm,随着苗木生长,
松土深度由浅入深到2cm。新育苗木一般当年松土3~5次,可结合人工除草同时进行。除草的原则是除早、除小,防止杂草过大,影响幼苗生长。否则,除草过晚,杂草根系过大,在除草时带出幼苗,人称“端锅”,造成幼苗根系透风,影响生长及产苗量。
 速生期从苗木高生长大幅度上升到下降为止,这一阶段是苗木生长最快时期,一般在6~7月份。这时也正是苗木地上部分蒸腾最强的时期,需肥水量增多,应多施氮素肥料,保证以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原生质合成,加速苗木生长。到7月下旬应停止追氮肥,可追施一些磷钾肥。苗木速生期浇水应掌握多量少次的原则,有利于提高地温。浇水要足量,以满足苗木需要。这一时期天热多雨,易发生灰霉病,一般呈现团状分布,幼苗心梢由紫变黄,下垂枯死,应结合定苗及时改善苗床的通风透光条件。对发病的苗床,应用0.3%的高锰酸钾溶液或1%的硫酸亚铁溶液喷雾防治。这一时期也是松杨锈病的高发期,应及早用1%的粉锈宁溶液防治,如喷药8h之内下雨应进行补喷。6月以后是地下害虫的频繁活动期要注意防治。
 生长后期(又称苗木硬化期)自苗木高生长显著下降到根系停止生长进入休眠为止。这一时期苗木整体木质化,径生长加速,并逐渐封顶形成冬芽,体内含水量降低,营养物质转入贮存状态,抗逆性较强。停止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促进苗木木质化,防止苗木贪青徒长,以增加抗寒能力。浇水相应控制,尽量减少浇水次数,这一时期大约持续1~2个月时间。可以通过切断苗木主根和过长的侧根,控制苗木对水分的吸收,防止徒长。
(二)苗期肥水管理
1.施肥
 1年生苗木,夏季追肥以有效氮肥为主,分1—3次进行,在幼苗生出3~4条侧根时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2.5~3kg硫酸铵即可。以后每10~15天1次,用肥量逐渐增多,以保证苗木旺盛生长对营养的大量需求,但不能超过7月下旬。8月上旬开始追施磷钾肥,目的是促进苗木径向生长以及增加磷钾元素在苗木体内的贮存,促使苗木木质化。2年生苗木和移植苗,追肥时期要比1年生苗提前20天左右,用肥量也可增大些,但7月末,同样停施氮肥,开始追施磷酸钾。
 根据苗木症状确定施肥种类:由于苗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当土壤某种元素供应不足时,苗木光合作用新陈代谢就受到影响,外部形态随即发生一定的症状,根据这些症状,可以有目的地选择用肥的品种,有针对性的为苗木补充营养。
①缺氮症:氮主要作用是构成蛋白质和叶绿素的重要元素,缺乏时光合作用减弱,影响蛋白质形成。表现出苗木叶色黄绿而薄,茎干矮小、纤弱,下部老叶枯黄脱落,枝梢生长停滞,追以硫酸铵、硝酸铵等酸性氮肥有利于落叶松生长。
②缺磷:磷是构成细胞核的重要元素,对细胞分裂和分生组织形成起重要作用,缺乏时苗木叶色呈紫色和古铜色,且先从下部老叶叶尖开始,苗木瘦小,顶芽发育不良,侧芽褪化,极少而细长,主要可追施过磷酸钙、磷酸氢钙加以补充,北方的沙性土壤大多缺磷。
③缺钾:钾主要以离子状态吸附在细胞液的原生质中,可提高细胞液浓度,增强苗木抗寒能力,钾缺乏时,叶色暗绿或深绿,生长缓慢,基干矮小,木质化程度低,主要追施氯化钾、硫酸钾等加以补充。
④缺钙:影响细胞壁形成,细胞分裂受阻,表现为新根粗短、弯曲、尖端枯萎死亡,叶片较小,呈淡绿色,严重时嫩梢和幼芽枯死。土壤酸度过大,含钾过多容易引起钙的缺乏,常用的钙肥品种有生石灰、熟石灰和过磷酸钙等。
⑤缺铁:铁是合成叶绿素的主要组成元素,缺乏时,苗稍呈现黄色甚至发白,逐渐向下发展,但叶脉常保持绿色,严重时叶脉为黄绿色,边缘出现棕褐色枯斑,直至枯死。在北方地区一般在地温较低或地温过高时铁的利用率低,含钙过多的碱性土壤能引起缺铁症。肥料有硫酸亚铁和硫酸亚铁铵两种。
⑥缺锰:锰能促进各种酶的活化,在新陈代谢中起多种作用。缺乏时,最初苗稍向下黄化,逐渐扩展到全体。当土壤偏碱,湿度过大易发生。由于锰和铁在一定比例下才能被苗木吸收利用,所以二者往往同时缺乏。肥料品种有硫酸锰、氯化锰等。
氮、磷、钾等主要元素缺乏时往往从下部老叶开始发生症状,而铁锰等微量元素往往从上部新稍新叶向下蔓延。应注意的是苗木缺素症和病虫感染不同,苗木受病虫感染在圃地通常表现为由点、块向四周蔓延,而缺素症只局限在一点、一块不向外蔓延,应加以区别。
 施肥应注意结合松土除革并与灌溉协调进行施肥后土壤易板结,除草松土可减弱土壤的板结度。水分是土壤中有机肥分解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土壤溶液渗透压大小的调节剂,能调节苗木正常吸收的土壤溶液浓度,特别是干旱、高温期,防止生理干旱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用水过多会稀释土壤中的溶液浓度,减低了肥物药料应有的作用,所以必须确保给水的合理性,松土在连续阴雨天有着排涝作用,而在干旱高温情况下,又有抗旱保墒作用。
四、化学除草和间苗
 化学除草杂草由于它的蓄根性强、根系发达、生长迅速,而且繁殖力强,大量争夺苗木营养及生长空间,杂草还是许多病虫害的寄栖地,人工除草是一项繁重且长期的工作,而且会因除草而损伤苗木,而化学除草具有简单、及时、有效期长、效果好、成本低、省劳力,便于机械化作业的优点,但在生产应用中,必须选择好适宜的化学药品,掌握药品性能及配制浓度和使用方法,否则,易产生药害,得不偿失,所以,对化学除草要慎重对待。华北落叶松育苗有以下几种药剂可适用。
 氟乐灵:当新育苗木根系长到5cm以上时,即在根系侧根以上部位施用48%氟乐灵。每亩用量30~100tnL,施入土壤深度掌握在小丁-2cm为宜,一次即可。对2年生苗可分两次进行,每次用药30~60mL,用药不宜在风天喷施,不能用超低量喷雾器施药。
 五氯酚钠:此药剂适用于针叶苗圃除草且兼具有杀菌杀虫作用。播种前5~7天,每亩用75%的五氯酚钠原粉500~800g,兑水70~90L,均匀喷布于做好的床面上即可。
 割地草(果尔):在播种前5~7天,每亩用50mL稀释成1000倍液喷施于床面上,在苗期亩用量20~30mL喷浇,喷浇后用清水洗苗,注意事项,切忌在日温低于20C情况下使用,应保持均匀的喷施,使地表形成完整的药膜。
 间苗留苗密度的大小决定苗木产量质量和成本的高低,是控制苗木质量重要措施之一,应遵循“早间苗、晚定苗”的原则,一般分2~3次进行,间苗前要浇水。
落叶松第一次间苗在进入速生期之前进行,这时苗木已放出第二、第三轮针叶,侧根2~3层,苗木基本趋于稳定状态,为给苗木速生期创造有利于生长环境,第一次间苗主要是疏开过密苗丛,增加透光系数,为保留幼苗提供良好的生长空间,促进生长发育。第一次间苗后的留苗密度应大于计划产苗量的25%~30%。第二次间苗一般在速生期以后,通过苗木迅速生长,个体之间在强烈竞争情况下,表现明显分化状态,间去小苗、劣苗,是实行选优的一项主要过程,目的仍是促进留苗的生长发育。第二次间苗后的留苗株数要大于计划产量15%~20%,以备后期的损伤。
五、留床苗管理
 切根切根是在苗木培育期间,切断主根,促进侧根、毛根生长发育的一种技术措施。对于苗期主根发达,侧根少、培育年限在2年以上并不计划移植的播种苗,必须采取切根措施,以促进苗木木质化,抑制高生长,培育俗称“矮胖子、大胡子”苗,即苗径粗、侧须根多、高径比值小,造林后易成活的苗木。切根时间和深度直接影响着切根效果,是切根技术的关键。切根深度应根据苗圃立地条件和苗木生长势确定。苗圃地条件好,苗木地上部生长旺盛,切根深度要适当浅些。在北方落叶松育苗,通常在留床苗的第二年早春,土壤解冻20cm左右时进行切根(用切根犁机械切根),切根深度控制在18~20cm,此时切根不仅有利于侧须根的发育,而且便于掌握切根深度。切根后及时浇水,防止透风,造成苗木死亡。
 定苗二年生落叶松苗的培育,通过当年经营管理和两次间苗过程后,第三次间苗属于定苗过程,定苗时间一般确定在第二年春季,结合切根一同实施。定苗仍属于苗木选优的一种形式,在切根的苗床上剔除小苗和劣苗,定苗后留苗株数/亩要大于计划产苗量的5%~10%,剔除的苗木可进行移植或装入容器进行培育利用。
抹芽和打杈。1年生落叶松苗一般只着生一个主干,没有侧枝的分生,留床(2年生)苗,在1年生的主干上分生出多个侧枝,即一个芽就分生为一个侧枝,为使幼苗培育成通直的干形、无疤痕、无杈、高径比适宜的苗木,一般在早春(切根恢复后)针叶全部展开,在高生长期前,将苗千基上的侧芽全部抹掉,顶部保留2~3个芽,进入速生期时再将保留的侧芽(枝)打掉。抹芽、打杈时间不宜过晚,多在木质化前完成。推迟打杈时间,木质化后进行费时费力,需用剪刀剪枝,对苗木愈合会产生影响。通过打杈作业能调解苗床通风透光条件,提高苗木产量和质量。
 
 

2249 次关注     提问者: 匿名  


添加到百度搜藏 添加到百度搜藏
 
[ 问答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问题搜索
     
相关问题
赞助商链接
等待您来回答
 
 
APP应用权限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 汇款方式 | 付费会员 | 广告介绍 | 网站介绍 | 版权隐私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597苗木网是中国专业的苗木网站,每天更新最新苗木求购信息, 绿化苗木价格, 最新苗木供应信息和最新苗木资讯
ICP备案号:鲁ICP备19004792号 1鲁公网安备 37068502000062号
copyright @ 597苗木网 2019-2026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19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