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7苗木网
当前位置: 597苗木网 » 行业资讯 » 时事新闻 » 正文

高王:宁可居无地 不可居无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时间:2018-05-27 18:57:42 更新时间:2018-05-27 18:57:55   浏览次数:3895
5月22日,记者从榕江县忠诚镇出发,沿着蜿蜒的山路,驱车12公里,来到隐在云雾中的村庄高王村。进入寨子,要先穿过一片古树群。
赞助商链接
 5月22日,记者从榕江县忠诚镇出发,沿着蜿蜒的山路,驱车12公里,来到隐在云雾中的村庄——高王村。

进入寨子,要先穿过一片古树群。古树群的入口处,一排排古树似列队的卫士,耸立两旁。跨过这道“树门”往里走,就是高王村的村活动室。

村活动室右边,古树呈流线型依地势排开,棵棵枝繁叶茂,长势喜人。笔直粗壮的树干似在与天比高,顶部分开生长的树枝,在树冠处形成伞状,可以遮风避雨。

“不晓得这些树是什么时候长的,我小时候见到的古树就是这么大了,现在我都85岁了,它们还是这么大!”石开宽老人向我们介绍说。

高王村是一个侗族聚居的村落,全村193户917人。

村子坐落在高山上的一个山坳里,古树沿村寨包围了一圈,为高王村筑就了一道天然的“城墙”,远看像一个“燕子窝”。

“古树群共有200余棵,主要是松树,其余的还有几百年历史的枫香树、板栗树等。”石开宽说,古树群高30余米比比皆是,天然古树屏障让整个寨子显得空气清新、气候宜人。

高王村,顾名思义就是在高山上的村子。相传400多年前,高王人祖先迁徙到这里,还是一片荒凉土地。

山高易缺水,人居得有水,山要出水得有树。

“祖先们懂得生存要有水,保住水源就得种树、养树、护树,如今的古树就这样一代代保留下来。”石开宽说,村民口口相传,代代护树。

古树保住了水源,美丽了村落。谈起村中古树,老人们都感到骄傲。他们不忘祖训,保护古树代代相传,高王村人坚信:生活在有古树的村落里,才能安居乐业。

1998年,高王村开始拉电网,需要每户出资300元,共计筹资6万元。当时,面对这笔巨资,有的村民因没法筹集到资金,建议砍伐两棵古松变卖出钱。

“不能砍古树变卖,我们宁愿不通电。”时任村支书龙金远及寨老们把村民的想法否决了。

不能砍古树,是村民们相信古树有灵,谁要破坏或砍伐了古树,会受到树灵的惩罚。

在没有电灯的年代,为了照明,有的村民为了得到松油柴,就偷偷去削古松的树皮才形成松油柴,在不断削松油柴中,古松就因松脂流失过多而枯去。

高王村的两个古松就因此而被大风吹倒。为了有效保护古松,老人们想了一些办法,让想要削松油柴的人得不偿失,偷削古松树皮的事情也渐渐少了。

宁可居无地,不可居无树。石开宽介绍,没有地了可以找地,没了古树那村寨就没了灵气、没有了水源,就不适合居住了。

“我们村有上归龙、下归龙两口水潭,就算最干旱时期,也没断流过,这是得益这些古树保水的结果。”村支书徐世忠说,也正是这两口水潭养育了全村人,这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宝贵遗产。

高山、古树、清潭、木楼是修身养性之地。这一切不经意间,湮去的光阴沉淀于高山古树、青潭木楼,沉默无声地诉说着代代先民的坚韧顽强。

当前,高王村正在开工建设了水土保持建设以奖代补试点工程,将脱贫富民与生态建设形成一种协同共进的绿色扶贫模式。

“我们村不仅有爱护古树的意识,还有种树的觉悟。”徐世忠说。随着生活生产条件越来越好,村民们保护古树的意识越来越强,同时也从护树保水到种树亮化的转变。

今年5月1日,高王村委会在村活动室门前,立了一块特别的功德碑:……经潘大芝、吴月书、吴祖英、吴珍桃四位妇女同志带头筹策,倡导美化进寨公路,深明大义,全寨(含外嫁的姑娘们)男女老少热心诚意慷慨解囊,踊跃捐资,经过一天一夜共募捐资10640元。寨上妇女义务为群众植树栽花,思其惠,惠及子孙,论其功,功在千秋……

如今刚植入地里的小树苗,那绿还是嫩嫩的,一枝枝小丫迎风而长,一片片绿叶是高王村生态蓬勃发展的希望。

添加到百度搜藏 添加到百度搜藏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苗木行业图文推荐
苗木行业新闻推荐
赞助商链接
苗木花木类新闻点击排行榜
新闻特别推荐
 
 
APP应用权限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 汇款方式 | 付费会员 | 广告介绍 | 网站介绍 | 版权隐私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597苗木网是中国专业的苗木网站,每天更新最新苗木求购信息, 绿化苗木价格, 最新苗木供应信息和最新苗木资讯
ICP备案号:鲁ICP备19004792号 1鲁公网安备 37068502000062号
copyright @ 597苗木网 2019-2026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19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