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7苗木网
当前位置: 597苗木网 » 行业资讯 » 时事新闻 » 正文

建设国家稳固的沿海绿色长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时间:2017-07-13 17:44:21 更新时间:2017-07-13 17:44:34   浏览次数:3910
 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加强沿海生态防护功能的重大修复工程,也是沿海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
赞助商链接
  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加强沿海生态防护功能的重大修复工程,也是沿海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范围不断扩大,建设内容不断丰富,工程区森林资源逐年增长,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生态防护功能逐渐增强,工程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

  新一期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2016-2025年)提出,以基干林带造林、灾损基干林带修复和老化基干林带更新等为重点,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体系结构和布局,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提升生态防护功能,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努力为沿海地区构筑一道坚实的绿色生态屏障,守护支撑沿海经济社会发展根基。

  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我国沿海地域辽阔,自然及社会条件复杂多样,如何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布局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海防林体系三期工程规划明确,遵循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生态优先,兼顾效益,合理布局,突出重点,造改结合,提高效能,科技支撑,示范带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通过继续保护和恢复以红树林为主的一级基干林带,不断完善和拓展二、三级基干林带,持续开展纵深防护林建设,初步形成结构稳定、功能完备、多层次的综合防护林体系,使工程区内森林质量显著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得到有效保障,城乡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优化升级后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将从一般性生态防护功能,向以应对海啸和风暴潮等突发性生态灾难为重点的综合防护功能扩展,从结构相对单一防护林体系,向以基干林带为主导,滨海湿地、滩涂红树林、城镇乡村防护林网、荒山绿化等有机配合的多层次结构防护林体系扩展,从营造防护林,向绿化美化城乡、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群众收入扩展,努力构建功能完善的沿海自然灾害绿色生态防御体系。

  延续二期规划,海护林三期工程规划从2016年至2025年,建设范围覆盖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11个沿海省(区、市),以及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5个计划单列市的344个县(市、区),规划土地总面积为4276.99万公顷。

  通过未来10年的建设,沿海地区将初步形成结构稳定、功能完备、多层次的综合防护林体系,工程区内森林质量显著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得到有效保障,城乡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到2025年,工程区森林覆盖率要达到40.8%,林木覆盖率达到43.5%,红树林面积恢复率达到95.0%,基干林带达标率达到90.0%,老化基干林带更新率达到95.0%,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95.0%,村镇绿化率达到28.5%,届时,日趋完备的海防林体系将进一步提高沿海地区防灾减灾能力,更好地保障国土生态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分区布局 完善综合生态系统

  作为抵御台风、海啸等严重自然灾害的第一道防线,海防林不是一条简单的绿化带,而是一个保障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生态系统。

  为合理布局工程建设内容,突出建设重点,从局部到整体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建设体系,三期规划综合了气候带、自然灾害特点、行政单元等因素,从北至南,将工程区划分为环渤海湾沿海地区、长三角沿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珠三角及西南沿海地区4个建设类型区。在这4个建设类型区中,根据海岸地貌特征、基质类型的不同,又划分为13个类型亚区。

  此外,为实现重点突破,规划根据沿海地区主要自然灾害及危害特点,选择台风频繁登陆点或主要路径的重点受灾区,以及受台风危害后将产生巨大经济损失的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地区作为本期工程重点建设区域,优先安排建设任务,实施红树林恢复造林、灾损基干林带修复、老化基干林带更新、困难立地基干林带造林、基干林带区位内退塘(耕)造林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规划确定了127个县级单位作为重点建设区域,占工程区县数的36.9%。

  规划明确,沿海防护林体系由沿海基干林带和纵深防护林组成。沿海基干林带是沿海防护林体系的核心,是沿海地区防灾减灾的主体屏障。从浅海水域向内陆延伸,沿海基干林带分为一级基干林带(消浪林带)、二级基干林带(海岸基干林带)、三级基干林带(海岸缓冲林带)等三个建设梯级。基干林带建设内容包括人工造林、灾损基干林带修复和老化基干林带更新。规划期建设总面积587999公顷,将完成人工造林面积344488公顷,灾损基干林带修复面积161832公顷,老化基干林带更新面积81679公顷。

  纵深防护林即从沿海基干林带后侧延伸到工程区范围内广大区域的全部防护林,其是沿海防护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进一步防御和减轻登陆台风、风暴潮引起的暴雨、泥石流等危害,提升沿海防护林体系整体防护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纵深防护林建设内容包括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和低效防护林改造。三期规划建设总面积887970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411287公顷,封山育林190400公顷,低效防护林改造286283公顷。

  细化措施 保障工程预期效益

  我国沿海地区南北跨度大,气候差异明显、立地条件复杂,海防林工程经过前两期建设后,条件较好的区域大多实现了绿化,剩下的林地多为“硬骨头”的困难立地,营造林难度越来越大,对造林技术和标准要求较高。

  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用地需求量不断加大,目前,三期工程建设还面临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基干林带建设用地困难,海防林边建设边破坏现象严重,保护形势严峻,以及基层林业技术力量薄弱,营造林基础保障能力落后,难以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等一系列困难和问题。

  科学规划和严格管理是海防林建设的保证。在三期规划中,明确了以各级政府投入为主,中央投资重点用于基干林带建设,地方投资主要负责纵深防护林建设。同时,完善相关政策,保证工程健康稳定发展。具体保障措施包括强化工程建设组织领导,切实落实规划目标责任,规范工程管理监督;统筹协调用地规划,解决好工程建设用地紧张的问题,切实落实基干林带建设用地;建立多元化的建设资金投入机制,有效拓宽社会投融资渠道,严格资金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资金及时、足额投入与安全使用;强化科技支撑,示范带动,提高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水平;加强法制建设,出台相关的法规和规章,把工程建设用地、补偿、基干林带尤其是红树林建设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措施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为工程建设和成果保护提供依据和保障;大力宣传引导,为海防林工程建设规划的实施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通过这一期规划的实施,将大幅减少工程区内水土流失面积,抑制风沙量,工程建设在涵养水源、调节水量、净化水质、固碳释氧、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也将发挥重要功能。同时还将提供大量社会就业机会,工程建设过程中设立的各类示范区、保护区,其文化、科研、科普宣传、国际合作等方面的社会效益将凸显,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还能带动当地森林旅游产业,在森林游憩方面产生经济效益。

添加到百度搜藏 添加到百度搜藏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苗木行业图文推荐
苗木行业新闻推荐
赞助商链接
苗木花木类新闻点击排行榜
新闻特别推荐
 
 
APP应用权限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 汇款方式 | 付费会员 | 广告介绍 | 网站介绍 | 版权隐私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597苗木网是中国专业的苗木网站,每天更新最新苗木求购信息, 绿化苗木价格, 最新苗木供应信息和最新苗木资讯
ICP备案号:鲁ICP备19004792号 1鲁公网安备 37068502000062号
copyright @ 597苗木网 2019-2026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19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