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7苗木网
当前位置: 597苗木网 » 行业资讯 » 苗木新闻 » 正文

沭阳苗木人,向“孙权故里”捐赠“三国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时间:2022-05-11 23:32:47 更新时间:2022-05-11 23:39:40   浏览次数:2975
5月6日,杭州富阳龙门古镇锣鼓喧天。一场欢送仪式在这里举行,很多村民赶来一起送别一位最美龙门人郑永凯。△郑永凯与三国树十年
赞助商链接
 5月6日,杭州富阳龙门古镇锣鼓喧天。一场欢送仪式在这里举行,很多村民赶来一起送别一位“最美龙门人”——郑永凯。
 
△郑永凯与“三国树”
十年前,因为捐赠一棵罕见的“三国树”,来自沭阳的郑永凯与龙门结缘,为古镇打理了十年花木。
5月6日,他和妻子启程返回沭阳,这份十年“情缘”暂时划下了句号。
与古镇的花木作一次告别
5月5日,在当地的孙晓梅故居,郑永凯正在专心修剪红梅枝丫,他个子高高的,手上拿着修剪工具,熟练地剪下一根根树枝。修剪一会儿,他会稍微停顿一下,看看树木的形状。“这是我在龙门修剪的最后一棵树了。”他说。
 
△郑永凯最后一次修剪红梅
这棵红梅树,是郑永凯在2016年和镇领导一起去洞桥买回来的。他说,孙晓梅的精神正是红梅精神,把这棵树修剪得挺拔,也是孙晓梅精神的一种展现。当年,他们从洞桥一共买了三棵红梅,分别安置在古镇合适的地方。
郑永凯每年至少要对这些红梅树修剪5次,时间久了,就有了感情。“我和镇里的很多村民都加了,我会让他们时常发照片给我,如果还需要我修剪,我也会赶回来。”要回老家了,但他心里仍有太多不舍,舍不得古镇里的花木,舍不得古镇里的朋友。他说,做最后一次修剪,留下红梅最美的样子,让游客来欣赏,这是他和红梅最好的告别。
这一天,郑永凯又将这个生活了十年的地方,好好走了走、看了看。那些他曾经打理的树木,他都一一去作了告别。余荫堂前的空地被一条小路分成了两片,种着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这些都出自郑永凯之手。
 
△郑永凯(右)在余荫堂前
“原先这里只是空地,在郑老师的设计打理下,才有了这么好看的景观。”龙门镇文化研究专家孙文喜说,作为龙门人,看到这样的变化,他心里很高兴,真的要感谢郑永凯,因为他,古镇变美了。
古镇老街上,一家饮品店的外墙吸引了不少游客,满墙绿叶、小花,小花散发着淡淡的香味。据杭州龙门古镇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商业发展部主任孙国银介绍,这面花墙是郑永凯到龙门后的第一件作品。当时这家饮品店门面很普通,郑永凯看过之后,就在墙角种植起络石。“当年种下去的是很小的苗木,现在这么好看了。”他说。
 
△爬满绿植的饮品店是郑永凯到龙门后的第一件作品
因为“三国树”与龙门古镇结缘
郑永凯的老家是沭阳,他在当地从事园艺工作。10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了一棵赤榆树,天生连理枝,而且整个树干分分合合,十分罕见,他将其取名为“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当时有人出高价要购买,但他不肯,他一直在给这棵树寻找归宿,他要找到一个最合适的地方。“我把这棵树当作女儿一样,想给她找个‘好婆家’。”他说。
缘分很奇妙,郑永凯在央视《走遍中国》节目中,看到了龙门古镇。这个孙权后裔聚居地,让他眼前一亮,“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就是三国文化,而他的树也是如此。一番考虑后,他写了一封信寄到龙门镇,希望将这棵树“嫁”进龙门镇。
收到这样一封信,龙门镇领导很惊讶,与郑永凯进一步交流,通了,并邀请他到龙门看看。
“郑老师第一次到龙门,就是我带他参观的。”孙文喜回忆,此后龙门镇就派出了代表团,前往沭阳,去看看这棵树到底怎么样。当年一同前往的还有两位记者,见证了龙门镇与这棵树的“相亲”全过程。
此后不久,这棵树便从千里外的沭阳到了龙门镇,改名为“三国树”。为了更好地照顾树木,郑永凯也一起到了龙门镇,那一年,他62岁。
孙文喜还清楚记得当年的场景,他在龙门等待着“三国树”的到来,现场敲锣打鼓,一点不逊于迎亲的架势。“其实郑老师在家乡还有自己的事业,但为了这棵树,他还是选择背井离乡,来到龙门,一住就是十年。”孙文喜说。
离开前,郑永凯又去好好看了看“三国树”,摸了摸她的树干,他说,希望这棵树可以长长久久为龙门镇带来幸福。
 
△郑永凯与“三国树”告别
来到龙门镇的当天,郑永凯就被龙门镇党委、政府授予“龙门镇荣誉村民”称号。到了龙门镇后,他一天都没有闲着,操心着古镇里的每一处绿植景观,起早摸黑地打理。两年后,郑永凯的妻子也来到龙门镇,料理他的生活。
“郑老师真的很好,他自己花钱从江苏买来的苗木,只要村民要,他都会免费送给他们。”孙国银说,除了龙门镇,郑永凯还会到其他乡镇(街道)作义务指导。2015年,他还被龙门镇党委、政府评为“最美龙门人”。
“像他这样的人很少很少”
5月6日一早,龙门古镇锣鼓喧天,龙门镇的“有心人”为郑永凯筹办了一个欢送仪式,常绿镇村干部、常安水映山庄负责人、龙门业态代表、龙门镇村民纷纷自发赶来,和他道别。
“10年前,郑老师来的时候热热闹闹,离开的时候,我们也要欢送他。”孙文喜当年在这里迎接他,当天在同样的地方欢送他。
郑永凯的妻子王阿姨抹着眼泪,她说,当地人对他们很好,邻里之间相处和睦。“知道我们要走了,他们送来了很多笋干、油面筋,挺感动的。”
坐在大车上的郑永凯夫妇,一遍遍与大家道别——再见,再见,联系,一切顺利……
 
△古镇一角
看着大车缓缓驶离,往日与郑永凯相处的点滴,不断涌上龙门人的心头。
在龙门开饭店的孙忠伟,永远都不会忘记2014年夏天的那一幕。他骑车路过万安桥时,看到郑永凯正爬在一个3米高的梯子上修剪树木,满身大汗,看着很让人担忧。“郑老师,你让年轻人上去吧。”孙忠伟忍不住朝他喊,结果郑永凯回了一句:“我不放心啊。”仍然坚持要自己修剪。“我当时很感动,也很敬佩他。”此后,郑永凯也帮孙忠伟的饭店庭院设计、修剪苗木,每一次都是义务帮忙,连口水都不喝。
“有时候,他会悄悄来,骑着电瓶车,拿着剪刀,剪完就走了。我看到有修剪过的痕迹,才知道肯定是郑老师来过了。”孙忠伟说,现在很少会感动,但听到郑永凯要离开龙门了,突然就有热泪盈眶的感觉。“我们早就把他当自己家人了,等疫情缓解,我们会第一时间去看他。”他说。
“像他这样的人很少很少,他的离开,是龙门的损失啊。”龙门村民孙文林也想起了与郑永凯的过往,当时孙文林还在当村干部,村里要做绿化提升改造,经人推荐,他认识了郑永凯。“他非常热心,帮我们出主意,还带我去了萧山的苗木市场,购买苗木。”孙文林说。“为了感谢他,我提出来要给他劳务费,结果他就是不收。”孙文林总是开玩笑说,郑永凯这个人太难搞了,不收钱的话,怎么好意思再找他帮忙呢?
今年51岁的孙向前可以算是郑永凯的徒弟,跟着他学习了三四年。“我们都是以朋友的方式打交道,在他身上,我不仅学到了很多手艺,也学到了做人的品德。”孙向前说,园艺和绿化有很大的区别,园艺需要更多匠心。郑永凯离开前,再三交代孙向前要时常关注、照看好树木,这些都是他一手打理的,比孩子还要亲。
在这场送别仪式中,与郑永凯有渊源的人,共同组建了一个群,群名是“沭阳富阳路短情长”。
下午4点,郑永凯顺利到家。“离别之痛,热泪盈眶,说不出话来,一句话,谢谢你在龙门十年的付出,你辛苦了。”孙文喜在群里说。
来源:富阳日报
添加到百度搜藏 添加到百度搜藏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苗木行业图文推荐
苗木行业新闻推荐
赞助商链接
苗木花木类新闻点击排行榜
新闻特别推荐
 
 
APP应用权限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 汇款方式 | 付费会员 | 广告介绍 | 网站介绍 | 版权隐私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597苗木网是中国专业的苗木网站,每天更新最新苗木求购信息, 绿化苗木价格, 最新苗木供应信息和最新苗木资讯
ICP备案号:鲁ICP备19004792号 1鲁公网安备 37068502000062号
copyright @ 597苗木网 2019-2026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190044